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中小学校广泛采用在线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目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对近18万名教师和180余万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认真分析在线教育开展现状,并就未来影响进行了展望。
大规模在线教育体现制度优越性
为应对疫情,教育部陆续出台“停课不停学”系列文件,及时发布教材电子版链接,统筹安排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指导各地稳妥有序开展在线教育。各地通过直播课堂、网络点播、网络辅导、在线翻转课堂等方式,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在线教育活动。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是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实验,有效抵御了疫情给教育系统带来的冲击,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的巨大优越性。
从搜索指数看,“在线教育”的百度搜索指数于2月10日出现峰值(4982),为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此后呈平稳下降,仍保持较高热度。从舆情走势看,家长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时间、平台支撑等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各类媒体信息对在线教育的态度以中性为主,正面态度超过三成。其中,中性占63.98%、正面占32.63%、负面占3.39%。
图1 “在线教育”涉及的热门主题词与情感属性
在线教育的问题与挑战
从在线教学的主要方式看,有69.55%的教师采用网络布置自学任务,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直播课堂(52.18%)、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互动学习(45.29%)、在线翻转课堂(6.7%)、跨学科主题探究学习(4.65%)。这说明,在线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学习的交互性和探究性仍显不足。
图2 在线教学的主要方式
从在线教育的主题看,87.21%的教师开展了学科知识教学,占比最高。其他依次为心理健康教育(54.15%)、德育(53.86%)、公共安全教育(50.98%)、体育锻炼(50.78%)、生命教育(34.73%)、劳动技能教育(27.24%)、跨学科学习(8.12%)。这说明,在线教育以智育为主,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和跨学科学习略显不足。
图3 在线教育的主题
从在线教学效果看,37.35%的教师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48.96%的教师表示效果一般。从家长观点来看,40.44%的家长表示基本满意,占比最高。31.56%的家长表示一般,17.26%的家长表示非常满意,9.14%的家长表示比较不满意,还有1.61%的家长表示非常不满意。这说明,在线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机会,但教学效果仍需提升。
图4 教师眼中的在线教学效果
从在线教育的制约因素看,“网速慢,卡顿”(61.76%)是制约在线教育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制作素材困难(58.91%)和缺少终端设备(44.49%),还有36.63%的教师认为自己“不熟悉在线教学的形式”。这说明,信息技术保障不足是在线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
图5 在线教育的制约因素
从在线教育的家校合作情况来看,29.90%的教师认为“学生家庭环境和条件带来的干扰与障碍”是在线教育的最大挑战,占比最高。其次为“与学习者远程互动”(21.66%)、“作业检查和学习效果评价”(16.73%)。考虑到居家学习,家长陪伴是在线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家长对其必要性的认识仍显不足,仅有46.79%的家长表示“会,很必要”,占比不足一半。表示“有时会,必要性一般”和“有必要、但没时间”的家长分别占30.65%和18.56%。这说明,在线教育中家校共育尚未形成合力。
未来影响与远景预测
人才培养体系:从“智育独大”到“五育并举”。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将抗击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在实践中形成了“网上升旗仪式”、“云端思政课”、“云端班会课”、“线上运动会”等创新案例。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线教育仍然以智育为主,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公共安全教育和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相对较好,生命教育和劳动教育仍需加强。我们建议,在线教育不是“在线智育”,要把“五育并举”贯彻到在线教育的全过程和全环节,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和网络平台支撑,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在线教育支撑体系。
教育教学场景:从“教室听讲”到“泛在学习”。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首次以成建制的方式实现了“线上教学”对“线下教学”的完整替代,尽管存在不足,却为全国范围的“停课不停学”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室作为教学发生的唯一场所被打破,互联网正在成为教学发生的重要场所。我们建议,要把在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教育中的普及应用,推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发展,构建“实体学校+虚拟学校”相结合的教育新格局,打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新体系。
教育评价方式:从“考试成绩”到“数字画像”。传统教育评价过于依赖考试成绩,难以准确衡量学生的高级认知技能和非认知学习成